8月1日,“豪华智慧性能轿车”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正式上市,限时臻享价25.99万元起。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最大亮点在于——作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燃油车,成功打破了“燃油车无法实现高阶智驾”的技术瓶颈。
其核心突破在于解决了传统燃油车在供电、电子架构、机械协同及传感器适配等方面的固有障碍。那么,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是如何实现这个技术突破的呢?
传统燃油车的12V电气系统功率有限,难以满足激光雷达、高算力芯片等智能驾驶硬件的瞬时高能耗需求。
上汽奥迪的技术方案是引入48V MHEV Plus超级轻混系统,提供额外的电能输出,支持在25km/h以下的纯电行驶,从而减轻发动机的负担。
此外,后备箱内嵌有0.9kWh的独立电池包,专为智能驾驶硬件供电,确保在复杂路况下(如城区NOA、自动泊车)系统的持续运行。
传统燃油车的分布式电子架构(如CAN总线)存在数据传输速度慢和算力分散的问题,无法满足智能驾驶所需的实时决策需求。
上汽奥迪是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的呢?通过采用PPC平台专属的E³ 1.2电子架构,集成五大域控制器(动力、底盘、智能驾驶、座舱、车身),实现了200TOPS的算力集中调度。
此外,通过高速以太网通信(速率达100Mbps),确保华为乾崑系统与车辆硬件之间实现毫秒级的数据交互。
我们了解,智能驾驶系统的决策信号(如转向、制动)需要精确转化为机械动作,然而燃油车的机械传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延迟。
上汽奥迪创新推出的 VMM(车辆运动管理)模块,整合了驱动、制动和转向三大系统,能够将华为乾崑的决策指令直接解析为底盘控制信号,实现“人机共驾”的无缝切换(响应延迟小于10毫秒)。
结合 quattro四驱系统+CDC电磁悬架,动态调整扭矩分配与阻尼,提升智驾过程中的车身稳定性。
燃油车很难实现高阶智驾,还有个重要bug就是发动机振动、高温环境易导致激光雷达精度下降。
上汽奥迪采用激光雷达集成 恒温自清洁系统,通过主动温控(-10℃至50℃)与镜面除尘,确保雨雪、沙尘等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可靠性。
一般来说,燃油平台缺乏预留智驾硬件的空间与接口。但是上汽奥迪的 PPC(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)平台专为“燃油+智驾”设计,重构车身电气拓扑,预留传感器布局空间(如车顶激光雷达基座、冗余线束通道)。
更让人惊喜的是,还支持 OTA远程升级,未来可迭代智驾算法(如华为ADS 3.0)。
A5L Sportback的智驾能力源于四大革新:能源系统从“12V”跃升至“48V+独立电池”、电子架构从“分布式”升级为“集中式域控”、机械响应通过VMM模块实现“信号-动作”直连、传感器针对燃油环境专项优化。
这不仅为燃油车提供了“油电平权”的智能化路径,更揭示了未来十年燃油车市场的竞争核心——机械底蕴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。
正如上汽奥迪工程师所言:“智能不再是电车的专利,燃油车的机械反应速度同样可以毫秒级响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