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)宣布获得一家头部自主品牌定点,将为其提供软硬一体的辅助驾驶域控制器iPilot 4,并计划年内交付。
据悉,与该品牌此前已有合作基础。该控制器iPilot 4硬件采用强制风冷方案,可实现领航辅助驾驶、记忆泊车级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等功能,计划搭载于中大型豪华越野车型。
佑驾创新成立于2014年,被视为“舱驾一体第一股”,重点布局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、车路协同三大业务线,现已具备全栈自研能力、兼容及可移植技术、软硬件一体化设计能力等核心技术优势。截至2024年,公司已累计为35家整车厂展开量产工作。
实际上,今年上半年,佑驾创新就已斩获多家车企定点,业务覆盖智能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两大核心板块。
6月,佑驾创新与长安汽车达成重要合作,获得其旗下新能源自主品牌主力车型的定点项目,为其提供高性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产品;后又获得上汽大通智能座舱DMS(驾驶员监测系统)项目的独家定点。更早之前,佑驾创新车规级L4自动驾驶小巴获项目定点;智能座舱DMS解决方案获得某全球知名Tier 1新定点。
根据灼识咨询资料,佑驾创新是中国首批帮助整车厂车型获得欧盟通用安全条例ADDW及DDAW认证的DMS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,也是首家帮助中国整车厂获得E-NCAP五星评级的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。
2024年12月27日,佑驾创新正式登陆港交所,开启发展新篇章。彼时,公司联合创始人、董事长、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刘国清说:“面向未来,我们将持续专注技术创新,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,加快商业化进程,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,努力为智能汽车赋予更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。”
今年3月28日,佑驾创新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。数据显示,佑驾创新2024年营收6.54亿元,创下历史新高,同比增长37.4%。其中,两项核心业务表现突出,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收入4.84亿元,同比增长25.2%;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收入1.04亿元,同比增长467.8%。
当前,市场趋势与政策导向正为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领域释放出积极信号,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根据交通运输部最新修订的《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》,自2026年1月24日起,所有新出厂的营运客车必须强制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(AEBS)。
对此,中信里昂近日发布报告称,在该政策推动下,座舱安全功能所带来的总体市场规模为180亿元人民币。报告还提到,当前L0-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约为20%,同时中国市场中配备车内监测系统(IMS)的传统车型占比仅7%。其预测未来ADAS(高级驾驶辅助系统)和IMS的潜在市场规模分别为77亿元人民币和70亿元人民币。
麦肯锡亦发布报告称,2027年全球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将破6000亿美元,中国L2级智驾新车覆盖率超57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