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座舱加速渗透市场之际,8月19日,汽车电子芯片企业芯擎科技宣布于近日完成规模超1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。
本轮融资由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二期领投,多地国资产业基金跟投。同时,芯擎科技还获得了湖北、山东两省首单AIC股权项目,在国资、银资、险资以及产业链协同资本等多维度实现里程碑式进展。
芯擎科技成立于2018年,聚焦高性能车规级芯片及解决方案。磨剑三年,其于2021年底发布了国内首款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“龍鹰一号”,随后迅速吸引多方资本关注。
根据企查查数据,仅2022年,芯擎科技就先后获得三轮融资,包括来自中国一汽的数亿元独家A轮融资、由红杉中国领投的约10亿元A轮融资,以及由上海国盛集团等资方参与的约5亿元A+轮融资。
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,在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的智能座舱域控芯片的市占率排名中,芯擎科技位列第四,仅次于高通、超威半导体、瑞萨电子,并加速逼近前三席位——其与第三名瑞萨电子的市占率差距正在由2023年的7%缩小至0.7%。在国产智能座舱域控芯片企业中,芯擎科技的装机量则连续两年超越华为,位列榜首。
公开资料显示,芯擎科技的“龍鹰一号”已于2023年正式量产并规模化交付,目前已斩获国内外数十款主力车型的应用或定点,包括一汽红旗天工系列、吉利领克系列、银河系列、德国大众在欧洲和美洲的海外车型。
2024年,芯擎科技推出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芯片“星辰一号”,直接对标国际先进主流产品,并在CPU性能、AI算力、ISP处理能力、NPU等关键指标上实现全面提升。在不久前结束的2025香港车博会上,芯擎科技CEO汪凯表示,公司正在研发新一代座舱芯片“龍鹰二号Ultra”和“龍鹰二号Lite”。
产业方面,随着智能座舱从“新概念”走向“新车标配”,我国的智能座舱域控市场迎来高速扩容。
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统计,2020—2024年间,我国市场前装标配座舱域控的乘用车累计交付量(不含进出口)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7%。从价格区间来看,单价20万元以下车型成为座舱域控的搭载主力军,其中15万元至20万元细分区间的搭载量份额达到21.69%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1%。
与此同时,智能座舱领域资本动向密集,今年以来,多家企业积极筹备赴港上市。今年6月,聚焦“智能座舱+X域控解决方案”的镁佳股份递表港交所,其D+轮融资投后估值达9.3亿美元。同期,估值超40亿元的四维智联冲刺港交所上市,其投资者不乏腾讯、滴滴、蔚来资本等头部大厂与资本。此外,今年3月开启港股上市申请的博泰车联网,则已于近期成功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