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(陈铭 记者 邓贞)“在智能座舱领域,‘主动能力’非常重要——智能体的未来,是从工具转向伙伴。”7月27日,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,极豆科技CEO汪奕菲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AI和数字化生态正在重新定义汽车,智能座舱的下一步,是从被动等待命令的工具,转向具备主动交互与感知能力的智能化伙伴。
历经了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大潮,再到今天的智能化汽车领域,汪奕菲已经在汽车座舱AI及数字化领域深耕十年。他告诉记者,在智能座舱赛道上,自己最期待看到的变化是“智能化的普及”,其落点始终是用户体验。
尽管智能座舱中的语音助手已经成为多家车厂的标配,但在汪奕菲看来,这只是智能座舱的“初级形态”:“语音交互是被动的,我们现在都说要打造智能座舱Agent(智能体),智能体的本质是主动服务、场景感知和情绪和意图的理解。”
汪奕菲以十分生活化的场景举例:假设智能体感知到用户独自驾车、情绪沉闷,便会主动询问是否要开窗通风,或者播放一首歌,帮助用户舒缓心情。他总结道:“真正的智能体应该像副驾驶上的朋友,不是等你提问,而是能读懂你、提示你、帮助你。”
不过,汪奕菲亦坦言,在当前的中国乘用车市场,具备多模态感知与主动交互能力的“高阶智能体”尚未大规模落地,市场渗透率有限。
究其原因,汪奕菲认为,一方面是技术仍有迭代升级的空间;另一方面,在用户端,使用习惯尚在形成之中。
“今天我们说要做智能座舱、做AI智能体,但用户未必接受。”汪奕菲称,不少用户依然更习惯传统App式交互,因此在现阶段,智能座舱的设计应兼容主动与被动两种模式,“既可以语音对话、多模态感知,也可以点击操作,还要保留用户熟悉的界面入口。”汪奕菲表示,用户心智的转变需要时间积淀和高频场景验证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高分考生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误录取:已有16人决定复读,通知短信为“已录取厦门大学”
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安排2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北京严重洪涝灾害灾后应急恢复
安克创新:亮眼业绩背后存隐忧、产品召回事件频发,供应商管理亟待加强ESG案例
银昕推出 E-MAX 系列 3.95 英寸方屏一体式水冷,360 款 578 元起
与NVIDIA竞争信心满满 曝AMD要对MI350大幅提价!最高达70%
纯黑小板 有颜有料 技嘉B850M AORUS PRO WIFI7图赏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