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G(中国大陆)电子·控股有限公司-官网

智能座舱市场竞争态势:极氪领跑国产芯片崭露头角-PG电子控股有限公司
关闭
智能座舱市场竞争态势:极氪领跑国产芯片崭露头角
作者:小编 日期:2025-07-24 点击数: 

  近年来,智能座舱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个重要竞争点,消费者对车载系统的需求不仅局限于基本的娱乐功能,更多的是对交互、智能化、便捷性的综合体验。2025年上半年,中国智能座舱市场展现出强烈的竞争格局,其中,极氪、问界、理想等车企表现突出,但座舱技术背后真正的推手,往往是那些不被消费者直接看到的芯片供应商。

智能座舱市场竞争态势:极氪领跑国产芯片崭露头角(图1)

  首先,智能座舱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人机交互、车联网、以及OTA(空中升级)等领域。从技术层面来看,高通、恩智浦和瑞萨无疑是当前智能座舱芯片市场的主导者,三者在2024年上半年分别占据了28.73%、23.72%和11.96%的市场份额。尤其是高通的8155/8255平台,凭借出色的算力和AI应用支持,成为大多数高端车型的首选。

  但在这一市场中,我们也看到国产芯片逐步崭露头角,尤其是华为与芯擎科技等公司,其技术优势日益显现。例如,华为鸿蒙生态的整合不仅提升了智能座舱的系统流畅度,还加速了车载系统的智能化进程。根据市场数据,2024年华为在智能座舱芯片市场的份额逐步增加,这对中国品牌的竞争力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  就智能座舱的实际应用来说,不同车型之间的技术差异显而易见。从近期公布的2024年华舆奖·年度中国典范智能座舱榜单来看,极氪007、问界M9、理想L6等车型在座舱技术表现上均有亮眼表现,尤其是在车载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智能语音交互方面,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。

  以极氪007为例,其搭载的智能座舱系统通过高通8155平台支持AI多模交互,配合极氪特有的ARHUD(增强现实抬头显示)和座椅调节系统,实现了一个相对无缝的驾驶体验。车主可以通过语音指令、手势控制、甚至眼动追踪完成多个操作,极大提升了驾驶过程中的便利性和安全性。

  而问界M9的座舱表现则突出了豪华与科技的结合,其内饰采用了顶级材料,并配备了高清液晶屏和全车联网系统,使得车主在车内的操作体验更加流畅与直观。值得一提的是,问界M9支持的OTA升级能力,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推送新的功能和服务,保持座舱技术的持续创新。

智能座舱市场竞争态势:极氪领跑国产芯片崭露头角(图2)

  根据2024年的市场调研数据,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在不同价格区间车型中呈现出明显的差异。在30-50万元价格区间,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已经高达70%,而在50万元以上的市场,智能座舱的渗透率更是超过80%。这一现象反映了高端车型在座舱技术上的领先,同时也表明了中低端市场智能座舱需求的快速增长。

  特别是在10-20万元的中低端车型市场,2024年智能座舱的渗透率从2023年的不足40%迅速提升至60.1%,这一趋势进一步证明了消费者对于智能化、网联化功能的强烈需求。从而可以预见,未来几年内,中低端车型将成为智能座舱技术推广的关键市场。

  在智能座舱产业链中,芯片供应商的盈利能力直接反映了行业的发展潜力。2024年第二季度,天迈科技凭借42.9%的毛利率在智能座舱企业中排名第一,富瀚微紧随其后,表现出色。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与其技术水平息息相关,尤其是在AI、车载芯片的创新领域,国产芯片厂商逐步在技术和成本控制上取得了优势。

  此外,随着国内车企与芯片厂商的深度合作,国产芯片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市场份额稳步上升,预示着未来国内企业在技术自主性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将继续增强。

智能座舱市场竞争态势:极氪领跑国产芯片崭露头角(图3)

  智能座舱市场的激烈竞争,正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化升级的缩影。从极氪007到问界M9,再到理想L6等车型的领跑,不仅展示了车企在技术上的突破,也反映出消费者对智能座舱系统的日益需求。在这一过程中,国产芯片的崛起无疑为智能座舱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,也推动了中国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上的崭露头角。

 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智能座舱将不仅仅是车主的驾驶助手,更将成为连接车辆与外界的核心枢纽。从AI语音助手到深度车联网,再到智能驾驶的无缝衔接,未来的座舱体验将超越现有的想象,走向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座舱排名的竞争无疑将持续升级,行业变革的步伐也将不断加速。最近有哪些PG电子的热门玩法?它们有什么独特之处?最近有哪些PG电子的热门玩法?它们有什么独特之处?
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