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斯拉是创新能力-供应链资源-软硬件全方位领先车企,Optimus更新有望带动下一波机器人行情。我们认为,Optimus Gen3更新主要涉及两个部分:1)灵巧手自由度大幅提升带动手部价值量迅速上升,推测采取空心杯电机+减速器+微型丝杠+腱绳组成的模组方案,大量模组环绕布局在前臂上,节省手掌内部空间。2)肩部执行器调整,设计更为灵活。但我们认为其他部位执行器均有工艺、结构更新的可能,这是特斯拉近千台机器人训练一年成果积累,Gen3更新或将超预期。
小鹏Iron亮相上海车展,整体表现流畅自然。2024年11月6日,在小鹏AI科技日上,小鹏AI机器人Iron正式亮相。Iron身高1.78m,体重70kg,拥有62个主动自由度。其双手尺寸为1:1人类双手尺寸,具有15个双手自由度,Iron同时采用旋转+线性关节。小鹏AI机器人与智驾体系同源,引入汽车上的鹰眼视觉系统,同时运用端到端大模型使得机器人行走具备如同驾驶般的能力。此次车展上,Iron不仅展示了出色的行走能力,还与何小鹏现场互动交流。IRON动作流畅,行走姿态平稳,并介绍参展汽车产品。小鹏机器人早早导入线性关节方案。硬件方案+供应链厂商与T趋同,叠加小鹏自身优秀的模型能力,造就小鹏机器人国内领先优势。后续关注今年小鹏新一代机器人发布,下一代本体丝杠用量有望提升。
投资建议:重点关注机器人核心环节投资机会,推荐双林股份、开特股份、嵘泰股份、浙江荣泰、雷迪克、兆丰股份、德昌电机控股、捷昌驱动、模塑科技、无锡振华。
智能座舱功能集成趋势明显。2025上海车展上,汽车智能座舱技术和智能驾驶技术成为行业厂商比拼的焦点。针对智能座舱,产品整体迭代方向为功能集成,但由于智能座舱的架构覆盖域控制器、感知与交互设备、显示系统、通信模块及云端服务等多个领域,各家厂商因切入点不同,实际研发出的产品差异较大。智能座舱研发方向选择上,伟世通、中科创达、德赛西威等厂商都选择聚焦座舱域控制器,依托高通芯片来进行技术迭代,发展方向聚焦于功能集成和CPU能力提升。
智驾平权加速落地。2025上海车展上,多个定价在10万至20万元区间的中低价位车型集中搭载城市辅助驾驶、高速辅助驾驶等高阶辅助驾驶功能,辅助驾驶正在加速从高端产品向主流市场扩展。根据工信部此前公布的数据,推荐几款PG电子游戏,哪些游戏比较热门?2024年上半年,我国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已达55.7%,随着L2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从中高端车型向主流价格带快速下沉,预计未来3至5年内,L2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将在10万元以上产品中成为基础配置。
L3级别智能驾驶商用落地加速。4月22日,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正式发布华为乾崑智驾HUAWEIADS4,同时行业首发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,为高速L3正式商用做好了准备。ADS4通过高性能超远距激光雷达、高精度摄像头、分布式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,以及六重架构冗余,五级安全停车策略,保障高速L3行车安全。2025年智能辅助驾驶发展主要有两个趋势,一是广度,将有更多车型搭载智能辅助驾驶,全民都可以用上智能辅助驾驶;二是高度,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将向L3/L4无人驾驶发展,带给用户更智能、更安全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。
投资建议: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升,特别是L2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的普及,预计将推动相关份额的持续扩展,建议关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华为系主机厂。
我们持续看好汽车行业,维持“推荐”评级:(1)整车:国内40万元以上市场进入壁垒较高,与华为有深度合作的鸿蒙智行车企有望逐步占据一定份额,建议关注赛力斯、江淮汽车、北汽蓝谷等;(2)汽车零部件:下游格局重塑、技术变迁叠加零部件出海,国产零部件迎来发展黄金期,关注成长性赛道:①内外饰:新泉股份、岱美股份、模塑科技;②轻量化:关注文灿股份、爱柯迪、旭升集团、嵘泰股份;③智能化:城区NOA集中落地,Robotaxi加速推进,关注中国汽研、中汽股份、华阳集团、伯特利、保隆科技;④人形机器人: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,T链转型机器人的汽车零部件标的机会较大,建议关注三花智控、拓普集团、双林股份、五洲新春、北特科技、贝斯特;⑤北交所:建议关注骏创科技、开特股份、易实精密。
汽车产业生产和需求不及预期;大宗商品涨价超预期;智能化进展不及预期;自主品牌崛起不及预期;地缘政治冲突等